【大咖分享】场景化的AI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

2023停车产业生态大会在近日举办。臻识作为智慧交通引领者,积极参与产业交流,投身行业生态建设。高级副总裁白震东受邀发表了《场景化的AI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主题演讲。
作为引领者,臻识交通感知产品出货量稳居行业TOP1十余年。面向场景趋势引领技术发展是臻识立足的基石。白震东表示,当前交通行业正向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的趋势快速发展,臻识聚焦场景化应用持续优化感知的3大核心技术。
数字化、无人化等趋势,使得停车场感知从出入口向车位延伸,运营从无人化向云坐席发展,对城市路内停车复杂场景的订单准确度也提出了新要求。新的应用形态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封闭车场中存在开闸状态异常;车道滞留、堵塞;云值守被动式服务,响应速度慢,车主体验差;跨位停车及异物占位导致泊位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城市停车中存在施工安装部署成本高;泊位外/跨位/逆向停车、异物占位等事件影响泊位经营效率;过车遮挡、泊位内穿行等行为造成订单割裂、误报、漏报等困扰。

成像

引领分辨率新标·完成黑光成像突破

当前出入口面临着车辆掉头误报、滞留拥堵投诉等问题;路内迫切需要能覆盖更多泊位数的设备,来满足减少立杆的降本要求。这意味着感知层需要具有更广的识别范围和更远的识别距离,才能更好的感知场景内的各类事件,走在前列的臻识率先定义出分辨率新的标准:
新一代出入口产品——车道级2合1智能相机R5系列通过升级500万扩大了识别范围,只有将车道环境尽收眼底,才能支撑滞留等事态的感知和告警,满足车道无人化的管理需要。路内场景则向更远的感知范围探索,低位场景的路内停车低位视频桩H1L系列通过提高成像分辨率,实现极限远距离小车牌的识别,让订单更精准;高位场景的路内停车高位相机H1S系列通过将分辨率提升到8MP,大幅提升了单设备泊位覆盖量,削减立杆成本。
智能ISP方面,臻识1.0版本已经做到场景自适应调光,满足出入口城市星光或星光条件下的感知成像,路内场景5Lux照度上免除补光,5Lux照度下1W低功耗补光。
为了用更好的成像质量支撑场景化感知的智能算法,臻识没有满足现状,在1.0基础上打磨出VZ AI-ISP v2.0,突破了黑光成像技术难点,可在0.001Lux照度下实现全彩成像。该技术将陆续应用于高端封闭车场、路内停车等多个场景,无需依赖补光实现清晰成像,减少光污染。
算法

Transformer模型端侧首发

深入分析出入口车辆掉头误报、路内跨泊位停车多报、过车遮挡漏报等问题,不难发现单纯识别车辆已不能满足运营需要,智能感知场景事件已成为趋势,这也是臻识算法进化的方向。
目前VIR算法已完成从车辆身份识别向车辆结构化特征识别的升级,并据此推演出单目相机的3D底盘回归车辆ReID跟踪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克服过车遮挡漏报、泊位穿行停车误报、泊位外停车投诉等各类问题,将订单准确率提升2%-3%;还成功确保了少量特征下车辆的准确识别跟踪,真正让高位视觉产品基于无横臂/短横臂的方式实现借杆部署,降低了70%的建设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位相机在极限场景(大遮挡)下的准确跟踪,臻识在6月和国内顶级芯片厂商联合突破了Transformor在小算力平台(2T)的端侧落地,将有效改善类似停车遮挡、拥堵遮挡等极限场景下车辆的识别效果。
硬件

面向场景应用而生

要解决运营难题,还要通盘考虑调试、布线、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需求。为此,臻识不断面向场景应用进行硬件创新:如推出微云台让高位相机调试成本降低70%;通过高可靠性的产品设计(IP67防护等级、-40℃~80℃的宽温工作范围等),将产品寿命提高到7年以上;联合上游厂商定制的恒定·大光圈电动变焦镜头,解决了简单调试清晰成像等问题。
从停车出发,目前臻识已发展至覆盖静态交通、动态交通、智慧社区的场景感知专家。2022年全年,臻识科技面向上述3大场景的智能感知终端出货量首次突破100万台,其中城市停车场景成绩突出。臻识通过提供城市停车动静态智能感知终端(静态·高低位相机&动态·移动巡查系统),携手行业伙伴帮助20余万个泊位实现数字化的管理升级。
今年Q4,臻识还将联合国内顶级的CMOS和SoC原厂在安博会上发布新时代的场景化智能感知终端。新一代感知终端通过更精准、高效、全面的感知能力,支撑合作伙伴做好运营效率升级的业务进化,为广大车主带来更优质的停车体验,同时将对汽车后市场的全链条发展和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起到重要作用。
臻识科技定位于智能交通场景感知专家,未来将面向应用持续打磨核心感知技术,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做好交通场景中大数据的感知入口。

—  Make Intelligent Everywhere  —